為何決定留學?是因為身邊朋友皆出國留學、家人期望、體驗不同文化、公司認同國外學歷;或工作後發現環境不適合自己而希望出國磨練,或者希望獲得國外學歷後在當地工作?為何決定不留學?是因為預算限制、投資報酬率、文憑不好獲得、對於在國外生活有恐懼、現在生活已不錯何必出國?
首先,是因為我喜愛探訪與了解不同文化。年紀很小開始便時常在外自助旅行,偶爾,一去就是一兩個月。被冰刨困住、在荒漠中迷路、夜晚因為趕路,而找不到旅社下榻的種種,使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上,有許多無法預測的事件。這些經驗,深刻地影響著童年直至成年的我。
其次,我希望在不同的教育體制下,了解自己更適合哪一個。臺灣的課堂中,我的經驗是老師打開課本講話,到最後十分鐘時,有人問,上課時,都是敲鐘,老師打開課本,ork, ce of Taipei city in 1990s.mething left unsaid t negativity……講述課程,最後留十到十五分鐘,老師會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。我記憶尤新的是,在國小、國中以及高中的上課過程中,有十之八九的學生以靜默來回應老師的提問。而在大學時期,學生的提問較為踴躍,但許多是被動式提問,而非能夠與老師論辯,摩擦出新的知識火花。
我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就讀時,是2014年至2015年。當時課堂人數落在12至15人。在許多時刻,教授在課堂的第一句話是:「對於上週的閱讀書單,你們有什麼問題?」同學紛紛舉手提問;在這之間,有同學講述閱讀心得,還有同學提出與書中作者不同的想法,來引發眾人激烈的討論。
當時我明瞭,在這裡,不是別人告訴你一個或者多個既定的答案,而是你向他人提出自己的觀點。而這些觀點,能引發更多的提問,使得眾人能夠對於特定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除了喜愛探訪各種文化、體驗兩個不同教育體制的衝擊。我也希望在英國,在亞非學院中修習喜愛的文學,以獲得不同看待文學的角度。曾經,我遇到的瓶頸是對於文學的看法不再純粹。過去的教育,使得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,便自發性的想要拆解其中的情節、寫作手法還有人物。難道文學研究的過程中,只能不斷的拆解作品,而這些拆解永恆地無法接近作者的真正意向嗎?後來,在亞非學院讀書時經過一次次思想打破再重建,逐漸從桎梏中解脫出來。若不曾在英國留學,我的思維或許還停留在自認全面的想法中,未發現自己的偏頗。
在這段學習歷程中,我學到的是「嘗試對每一件事提出質疑,而非答案」。
除了想法的重建之外,最實質的進步就是英文了。當初花費許久時間考取英文證書,到英國當地,卻發現無論聽說讀寫,在日常中使用都很費勁。聽力以及口說方面,倫敦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,雖然每人都說英語,但都有屬於自己的口音。而閱讀以及寫作方面,文學院的負荷量比我想像中的還要沈重。時常,每週的閱讀書單都有五到十篇(本)不等。
舉每日需要用到的口說來說。一開始,我害怕在說話時犯文法錯誤。但這樣的恐懼,使得說出口的英文聽來沒有自信。曾經和當時的同學們討論,結論是,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,口說是需要良好臨場反應以及勇氣。雖說依然會有不精準以及文法錯誤的時候,但最主要的動機,是希望對方能夠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。擁有這樣的態度後,使我後來的口說有長足的進步。
「為什麼我要離鄉背井來到這裡?」臺灣有輕易取得、合理價格的美食,方便無比的便利商店,溫暖的家,廣大的朋友圈,以及四通八達且乾淨的大眾運輸工具,為何要離開這樣的舒適圈。我曾問過自己不下數十次,而這些問題,總是在我受到挫折時,不斷出現使我懷疑自己的選擇。但每次的回答後逐漸變得堅定,那些困惑只是害怕。而對我來說,事情是做了便不害怕。比如高空彈跳,跳下去前,上面瞻望都是心驚膽顫,跳下去,就是另一個繽紛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