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特溫絲蕾,說到她,怎能不想到家戶喻曉的《鐵達尼號》?深情款款的蘿絲,如今已成為一個銳利精準的「惡女」!2015年的《惡女訂製服》(The Dressmaker),凱特溫絲蕾獨挑大樑擔任第一女主角緹莉(Tilly Dunnage)。好不好看,答案見仁見智,但我會說這是一部見證凱特演技成長的電影。
緹莉在小時候,因涉嫌殺害同學史都華,被當地的警長送出小鎮,嫌疑尚未洗清的過程中在世界各地工作,最終成為知名服裝設計師,卻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,從巴黎返回她原本居住的澳洲小鎮,是為查明真相,向當年陷害她的人復仇;亦或向當時知道真相、保持緘默的人們質問;還是什麼都不要,只為向眾人證明自身清白?
一身傲骨的緹莉,性格始終存有著無比恐懼,害怕自己最終成為殺人犯,害怕不被人們接受,也害怕身邊的人,會因自己與生俱來的不幸而遭受「詛咒」。然而她對於自己「受詛咒」的恐懼而形成的自卑,於獨立外貌下卻永不展現。那令人驚豔的對比,使得緹莉的軟弱更加鮮明。緹莉回到小鎮那天,穿著華服佇立風中,「我回來了,混蛋們」是她向過去恐懼卑微的自己的挑戰。
緹莉的自卑來自童年,小的時候,她因沒有父親而受眾人霸凌,尤其是史都華(孩子們的領頭)的眼中釘。史都華在霸凌緹莉的過程中,意外地撞牆而死,當年的老師因害怕被史都華的父親伊凡追究責任,作偽證認定緹莉是兇手,而伊凡使用權勢,讓警長把緹莉送離小鎮。緹莉母親,被小鎮視為「瘋女人」的莫莉,只能看著女兒被送離身邊。
電影中,警長是一個非常寫實的人物。警長迫於史都華父親的權威,將緹莉送出小鎮,卻始終知道她是清白,這件事深埋心中,日夜折磨他,因此在她回來時警長是第一個接納她的人。現實生活中人們為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努力,稱不上是好人也並非壞人,人們都為著生活、工作、為著在社會中的容身之處,社會是否正視、是否接納他們而努力。他們也犯錯,良心被金錢權利收買,然而在夜深人靜之時,總會想起心中純淨的那一塊而感到惶恐不安。對我來說,警長就是一位這樣接近人性的人。
泰迪,深愛緹莉的男主角,為想要證明緹莉並非不幸之人死去。當眾人的矛頭指向緹莉,他是勇敢站出來為她澄清的人,泰迪的死去含有象徵意義,那就是輿論殺人。我們所處的現實社會時常發生,人們能看得清楚事情的真相嗎,或人云亦云?能在看清楚真相時,承認過去錯誤,坦白愚昧的良心嗎?故事中告訴觀者那是辦不到的。人為保護金錢、權利、外貌、名聲,將不會承認錯誤,那些吐出口的話語,是要清白的人負責,並非泰迪對緹莉的信任殺害他,而是眾人們對於緹莉的恨意。泰迪是個輿論的犧牲者。
泰迪的弟弟,患有智力障礙疾病的伯尼,在眾人混淆事情真相時,指證緹莉並未殺害史都華。是導演的別出心裁嗎?應證小鎮不只是小鎮,而是社會中,有著那些看起來糊塗,卻是最大智若愚的人。緹莉的母親莫莉,從始至終都維持表面瘋狂,實際上卻理性的衝突性格。眾人都以為她性格古怪瘋癲,她卻是以憤世嫉俗的樣貌在小鎮生活紮根。她嘲笑眾人無知愚蠢,卻又被小鎮給困住無法脫身。仔細看著身邊,是否有著對於被困住的靈魂而汲汲營營,卻無法勇敢離去的人們?
這一部電影精彩的部分,除凱特溫絲蕾的精彩演技,更是每一個角色都反映芸芸眾生性格。有人明瞭真相卻選擇沉默,有人畏懼受害,因此先傷害他人;也有總是跟隨著眾人思考,想著跟隨著總不會錯;也有的無怨無悔地相信人性良善的一面。無從判斷這些的行動是好或是壞,卻是社會中一定有著那樣的人們,因此在構成這部電影,才形成這個社會。
你說她是復仇嗎?我認為她只是要向這個世界證明,她能夠被接納,即使在一個容不下自己的小鎮,她也能找到容身之處。那一把火燒緹莉在山坡上的家,蔓延到村鎮裡,她的憤怒是獨裁的嗎?至少對於緹莉當娜吉,答案是否定的。